10月11日上午,地球科学学院科技论文报告会在主楼岩矿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十二支团队带评委老师和广大同学领略了十二种地学奥秘的独特风情。
首位进行汇报的是张晨雨同学,主要是针对西藏地区的有孔虫灭绝过程进行了概述。由于汇报时间较短,让在场的老师们希望加时进行更详细的介绍。接下来则是陈发垚同学对新疆南、北天山木贼类茎干化石关于古气候意义的研究展示,根据将今论古可推断出该地区二叠世较为湿润的环境。然而对于年轮的有无一说,引起了在场其他同学的频频发问,一同遨游于地学的知识海洋。第三组的刘鸿飞则对内蒙地区白老高组的埃达克岩成因进行了探讨。另一位周志鹏同学则关心着地质灾害之——地震,提出了临震热红外异常现象的研究,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有所建树对人类社会而言将是不可多得的财富。除却地震,地陷也对人们的生活有着较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在矿产较丰富的地区。当即引起了施宇峰引导小团队的注意,以山西省作为研究出发点。反观地质历史时期,我们都知道曾有过多次生物大灭绝,就有三个小组同学借此背景展开了各自的调查。邱志莆同学运用了一种新办法——热释光来进行煤山剖面碳酸盐中亚硫酸的测定。赵世锦同学则进行了新疆伊犁末次冰期黄土古温度和古降雨量的重建。双壳类动物的灭绝与复苏模式发起了涂晨屹同学的深思。易宇昊同学和俞映月同学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放在了放射虫身上。不同的是,前者由五峰组和龙马溪组观察放射虫的演化,而后者则围绕古特提斯通过放射虫含量、元素分析的手段对泰国难河地区古环境进行了一定的推断。地质研究不一定仅是停留在地球之上,还有同学已将视线转移到了月球。杨屿同学首先展开的是月表哥白尼地堑的成因研究,而在逐步深入时发现实际难度确有些难以招架。另外,周尚哲同学则对所发现的三个月球ICCIS同水星的进行了椭圆度上的比较。
地质,在举手投足间都未曾忘记像世人显露她的风韵,虽然已有不少先辈进行了各方面的挖掘,但是她仍不会错过身旁的任何一位有心人,十二个小组的精心准备和汇报赢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不断喝彩。老师们做出了精彩的点评,在祝贺他们在初涉科研便有如此大的收获的同时也叮嘱他们要再接再厉,争取真正能够在科研道路上实现自己的理想。